四柱算命那本书好?高手血泪推荐,新手入门必看经典指南!

别再问了,真的,每次看到论坛、群里有人怯生生地打出“四柱算命那本书好?”这几个字,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书店里被五颜六色的封面搞得晕头转向的自己。什么“三天学会算命”“大师秘传绝学”,扯淡!全是扯淡!今天我就把话撂这儿,想靠一本书就通神,出门右转买彩票,概率还大点。

但你要是真想学,不是凑热闹,是想把四柱八字这门学问啃下来,那这篇东西,你算看对了。这都是我当年一本本啃、一坑坑踩出来的血泪经验,不掺半点水分。

咱们先把市面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现代大师速成”系列全扔垃圾桶里。那些书,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是东拼西凑,把古籍里的东西用白话文给你翻译一遍,翻译得还狗屁不通,自己都未必懂。你以为是领你进门?其实是领你进沟里,那沟又深又黑,爬都爬不出来。

想入门?想打地基?绕不开两本“老古董”,你别嫌它们旧,也别嫌它们啃起来费劲。盖楼,地基不牢,你盖个空中楼阁给自己看吗?

第一本,你必须,我是说必须去读的,就是《子平真诠》
这本书是什么?是四柱命理的“宪法”,是“说明书”。它不教你那些神神叨叨的“铁口直断”,它教的是最根本的逻辑——格局。很多人学八字,学了一堆神煞、纳音、金口诀,到头来拿到一个八字还是懵的,为什么?因为他脑子里没有一个分析框架。《子平真诠》就是给你这个框架的。它会告诉你,月令是老大,日主和月令的关系决定了整个八字的大方向。它会告诉你,什么是成格,什么是败格,用神、忌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读这本书,你别指望速成。我当年读第一遍,云里雾里,就跟看天书一样。什么“有官先论官,无官方论用”,啥玩意儿?但你得硬着生生地往下看。我推荐你不要直接看原版,去找徐乐吾的评注本。徐乐吾这个人虽然有些观点争议很大,但他对《子平真诠》的梳理,对新手来说,绝对是功德一件。他能帮你把沈孝瞻那些精炼到几乎没法懂的原文,掰开揉碎了,让你至少知道在讲什么。

啃下《子平真诠》,你才算真正一只脚踏进了八字入门的门槛。你再去看一个八字,脑子里就不再是一团浆糊,而是会下意识地去找月令,分析日主强弱,琢磨这个八字到底是个什么“局”。这就叫入门了。

地基打好了,得学着怎么盖房子,怎么装修了吧?这时候,另一本“天书”就该上场了——《滴天髓》
如果说《子平真诠》是“理”,是骨架,那《滴天髓》就是“象”,是血肉。这本书充满了玄妙又精辟的断语,什么“天覆地载”“地载天覆”,什么“何知其人贵,官星有理会”。这些话,你光看字面意思,还是不懂。但当你有了《子平真诠》的底子,再去看《滴天髓》,尤其是看任铁樵的注疏(《滴天髓阐微》),那感觉,简直了!

你会发现,任铁樵用大量的实际命例,去给你解释《滴天髓》里的每一句断语。他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个八字富,那个八字贵,这个八字又为什么穷困潦倒。他是在手把手教你,怎么把之前学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活用到一个个鲜活的命盘上。读《滴天髓》,就像是在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一起看图说话,他一边指着命盘,一边告诉你:“你看,这步运,财星破印,所以他丢了官。”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上瘾的。

当然,我知道,直接上这两本,对很多人来说,约等于劝退。那怎么办?有没有更亲民一点的?

有。但你得明白,这些“亲民”的书,只能当做你啃那两本大部头之前的“开胃菜”或者“拐杖”,绝对不能当成主食。台湾的一些命理学家的书就不错,比如梁湘润、李居明等人的早期作品,他们写作的特点是体系化,由浅入深,会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给你讲清楚。你可以找一本类似《八字入门就这本》之类的书,快速过一遍,对十神、刑冲合害有个大概的印象。记住,是大概的印象!然后,立刻,马上,回去啃你的《子平真诠》

我还想提一嘴另一个流派,就是盲派
这玩意儿,跟我们上面说的传统子平派(也叫学院派)路子不太一样。盲派不那么抠格局,它更讲究“象”,讲究干支之间的直接作用关系,有很多非常独到的技法,比如“宾主”“体用”“功神”等等。它的断语往往更直接、更犀利,有时候甚至让你觉得匪夷所思,但结果却准得吓人。不过,盲派的书,水很深,市面上流传的很多都是残篇断简,或者故弄玄虚。对于新手,我不建议你一头扎进去,很容易走火入魔。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拓展包”,等你子平的根基稳了,再来了解了解,会对你断事有奇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最好的那本书,永远是“命例”这本书
你把《子平真诠》倒背如流,把《滴天髓》的命例都分析透了,如果不去实践,不去大量地看真实的人的八字,你永远只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每个八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段独一无二的人生。你要去感受,去验证,去在一次次的错误中修正自己的思路。

所以,别再纠结四柱算命那本书好了。行动起来。先去弄一本带评注的《子平真诠》,泡杯茶,静下心,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啃不动就放一放,去找本现代的入门书当“翻译”,看懂了再回来啃。等你把“格局”这两个字刻在脑子里了,再去请任铁樵的《滴天髓阐微》。

这条路,没有捷径。唯一的秘诀就是:死磕经典,大量实践。祝你好运。

Comment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