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算命”这俩字儿是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甚至有点嗤之鼻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是街边戴墨镜的老先生,摸着山羊胡,说着些模棱两可、谁听了都像那么回事儿的江湖话术。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神神秘秘地递给我一本旧书,封面都快翻烂了,上面龙飞凤舞地印着几个大字——《四柱预测学》,作者,邵伟华。
这个名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简直是如雷贯耳。好像一夜之间,家家户户的书架上都可能藏着一本他的书。我当时心里犯嘀咕,这玩意儿,能有啥名堂?不就是封建迷信那老一套吗?
可人就是这样,越是半信半疑,越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我翻开了。
一开始,满眼的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什么天干地支、刑冲克害……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差点就把书扔了。这不就是天书吗?但不知怎的,我还是耐着性子往下啃。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当我按照书里的方法,把我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时,换算成那八个字——也就是所谓的“四柱八字”之后,我感觉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嘎吱”一声,被推开了一条缝。
邵伟华四柱八字算命术,它最厉害的地方,或者说邵伟华老先生最了不起的贡献,就是把这套原本秘而不传、只在师徒间口耳相授的玄奥理论,给系统化、条理化了。他用一种近乎于教科书的方式,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了我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听。他告诉你,这八个字不是什么神秘代码,它就像是你的“出厂设置说明书”。
你出生的那一刻,年、月、日、时,就像四个坐标,定位了当时宇宙间五行之气的状态。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能量,在你呱呱坠地那一瞬间,以一种独特的比例,注入了你的生命。而这,就成了你一生的底色。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懂自己“日主”强弱的那个下午。书里说,八个字里,代表你自己的那个字,叫“日元”或者“日主”。其他的字,有的来帮你(生),有的跟你一样(比),有的被你管(克),有的来管你(官),有的被你生(泄)。如果帮你的、跟你一样的字多,那你的“身”就强。反之,就弱。
这听起来简单,但简直是醍醐灌顶!
我那张盘,日主是“庚金”,生在秋天,金当令,旁边还有土来生,一看就是个“身强”的格局。书上对身强庚金的描述是:讲义气、性格刚毅、有主见,但有时候也容易固执、冲动,不懂拐弯。我靠,这不就是我吗?从小到大,朋友都说我“够哥们儿”,但也经常因为一根筋得罪人。那一刻,我感觉不是在算命,而是在做一次深入骨髓的心理剖析。那些我曾经困惑的,关于自己性格的矛盾点,好像瞬间找到了源头。
这还只是第一步。邵伟华四柱八字算命术真正的精髓,在于那个叫“用神”的东西。
你可以把人生想象成一场游戏。八字,就是你的角色初始属性。有的人天生血厚防高(身强),有的人天生敏捷蓝多(身弱)。而“用神”,就是你这个角色最需要的装备或者Buff。
比如我,一个身强的庚金,金已经够旺了,就像一把已经很锋利的斧头。那我最需要什么?当然是火来锻造,让我成器;或者需要木,让我有东西可劈,施展才能。所以,“火”和“木”就是我的用神。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生在夏天,八字里一片火海,是个“身弱”的命,那他最需要的,可能就是“水”来降温,或者“土”来泄火气。
找到用神之后,很多事情就通了。为什么我在南方城市发展总觉得更顺心?因为南方属火。为什么我穿红色、绿色的衣服时,感觉精神头都足一些?因为红色属火,绿色属木。这已经不是玄学,它变成了一种可以指导你生活的“环境能量学”。它告诉你,你应该去亲近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方位、哪些颜色,来平衡你先天的五行能量场。
当然,还有“大运”和“流年”。如果说八字是你的车,那大运就是你未来十年要走的路,是高速公路还是乡间土路?流年,就是你这一年的具体天气,是晴空万里还是狂风暴雨?邵伟华四柱八字算命术把这套复杂的推演逻辑讲得特别清楚,什么时候该踩油门,什么时候该减速慢行,甚至什么时候该停车检修,都给出了参考。
我见过很多人,运气好的时候,做什么成什么,以为是自己能力逆天;运气差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就怨天尤人,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学了点皮毛之后我才明白,这其实就是“大运”在起作用。你走在用神大运上,就像顺风顺水,稍微努力一下就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你走在忌神大运上,就像逆风爬坡,付出十分努力,可能才有一分收获。
知道了这个,人就不会那么狂妄,也不会那么绝望。顺境时,懂得珍惜和努力,知道这风不会一直吹;逆境时,懂得蛰伏和学习,知道这雨总会停。这,才是这门学问带给我最大的财富,它教会我一种“知天命,尽人事”的从容。
必须承认,邵伟华四柱八字算命术并非万能。它不能告诉你明天彩票的中奖号码,也不能帮你避免所有灾祸。它是一张地图,而不是导航仪。地图告诉你哪里有山、哪里有河,但路,终究要靠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你的心性、你的选择、你的努力,才是那个真正握着方向盘的驾驶员。
如今,我不再把它看作是简单的“算命”,我更愿意称之为一种“识命”的工具。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你自己都未必了解的自己。它也是一个人生罗盘,在你迷茫困惑的时候,为你指出一个大的方向。至于最终能抵达哪里,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那还得看你自己。
邵伟华先生已经作古,但他留下的那些书,却为无数像我一样的普通人,打开了一扇窥探古老东方智慧的窗户。这门学问,褪去神秘的外衣后,内核其实是一种朴素的哲学观:人是自然之子,你的生命节律,与天地万物的运行息息相关。读懂了自己,或许,你就读懂了整个世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