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谁还没对自己的未来好奇过呢?尤其是在人生那些岔路口,或者干脆就是日子过得有点迷茫的时候,总想抓住点什么。这些年,网上也好,朋友聊天也好,总能听到人在说,哎呀,我的四柱命理如何如何,或者,你看我这个称骨算命说是几两几钱。听得多了,我也禁不住琢磨:这些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真能看出点名堂来?
第一次正儿八经接触“四柱”这个词,是在一个老旧的论坛帖子里。帖子楼主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时辰一报,下面哗啦啦出来一堆回复,什么“身弱官杀混杂”、“食伤生财格”、“注意大运走比劫”……看得我一头雾水。这四柱,不就是咱们出生那会儿的天干地支嘛?年、月、日、时,每一柱两个字,加起来八个字,俗称“生辰八字”。可这八个字怎么就能变成那么多听着就绕嘴的“格局”?变成什么五行缺火缺水?变成一生大概的起起伏伏?感觉就像是把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实(你啥时候出生的),放进了一个庞大得不可思议的计算器里,然后吐出一份你完全看不懂的“人生说明书”。那个感觉……既有点玄妙,又有点,怎么说呢,深不可测的距离感。你想靠近了解,又觉得门槛高得吓人。
再说说这个称骨算命。这个听起来就更直白,也更……武侠味儿十足?把你的生辰八字换算成一个“骨重”,然后对着一本《袁天罡称骨歌》(据说哈,我也是听来的)去查。几两几钱,对应一段歌诀,歌诀里用那些文绉 taut 的话,给你描绘个大概的命运轮廓。我有个朋友,就去网上查过,报了生辰,出来个四两二钱。然后他兴冲冲地把歌诀念给我听,什么“一生衣禄是绵长,件件心中自主张……”听着还挺吉利。但他又有点纠结,说他其实挺没主见的。你看,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这个结果,你信吧,好像跟你实际情况对不上;不信吧,心里又忍不住想,万一后面就真“自主张”了呢?这种模棱两可,这种带着点希望又带着点怀疑的心情,大概就是很多人接触称骨算命时的常态吧。它不像四柱命理那样给你一堆复杂的分析,什么这个十年走好运,那个阶段要注意小人;它更像是个标签,直接贴上,简单粗暴,却又因为那点古意盎然的歌诀,显得好像真有点那么回事。
我个人感觉,四柱命理更像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它背后有一整套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干支关系、神煞、刑冲合害……学好了(如果真能学好的话),据说能看出一个人性格的特点、适合做什么、什么时候走好运、什么时候会有坎坷。它提供的是一个相对细致的“人生蓝图”,虽然这个蓝图普通人很难自己看懂,得找“专业人士”解读。而称骨算命呢,它更像是一个大众化的、快速的心理测试,或者说,是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民间小习俗。它的结果往往比较笼统,好听的就让你开心一下,不好听的可能听了就忘了。但它满足了人们那种“想快速知道个大概”的心理。
你说这些东西准不准?老实说,我没法下定论。我听过有人说算得准得惊人,也听过有人说完全不靠谱。有时候,我觉得它准,可能只是因为那些解读足够模糊,或者说,它触碰到了人类共同的一些困境和愿望。比如,“一生多劳碌,晚景享清福”,这话对多少人都适用啊?谁年轻时不拼命,不指望老了能舒服点?又或者,当解读说到你性格上的某些特点,你会不自觉地去对照,去寻找证据,然后越想越觉得像。这不就是心理暗示在作祟吗?我们太渴望被理解,太渴望找到自己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原因,或者为什么会遭遇这些事的解释。
但我也不能完全否定。毕竟这些东西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总有些道理蕴含其中吧?也许不是那种字面意义上的“预言未来”,而是古人对时间、对生命周期、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观察和总结?四柱强调的是时空的结合,你出生的那一刻,天地间的气场如何?这气场是不是真的会影响你?称骨算命的“骨重”,也许是某种能量密度的象征?这些都只是我瞎琢磨啊,完全不专业。
所以对我而言,现在再看四柱命理称骨算命这些事,心态已经有点变化了。不再是那种非要找到一个标准答案的急切,而更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古人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它们可以提供一个视角,一面镜子,让你去反思自己的性格,去看看人生可能有哪些面向。但最终,那个“骨重”是几两几钱,那份四柱排盘是啥格局,它们给你的只是一个参考,一个启发。你的人生,还是一点一滴,由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去写就。别因为算出来命好就懈怠,也别因为算出来命不好就绝望。生命的可塑性,远比一张排盘或一句歌诀来得丰富和有力。好奇可以,了解无妨,但别被它们绑架了。自己的人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算命师”。
发表回复